圖為安陽殷墟
圖為甲骨文
中國文字博物館外觀
文字博物館記錄漢字演變過程
中國經濟網安陽6月1日訊(記者黨滌寰 楊洋)“洹水安陽名不虛,三千年前是帝都”郭沫若曾在此留下這樣的詩句。日前記者跟隨第十一屆“網上看河南”采風團來到河南安陽,領略厚重華夏文明,中原文化。
一片甲骨驚天下
清光緒年間,一位叫王懿榮的官員以外的地在中藥“龍骨”上發(fā)現了甲骨文。甲骨文是迄今為止發(fā)現最早的成熟文字體系,與埃及的圣書文字、古巴比倫楔形文字、古印度河流域的原始文字并成為世界四大古文字。作為最早的漢字,它不斷演變,發(fā)展至今。
據了解,商代君王迷信鬼神,逢天氣、祭祀、軍事等均要占卜。當時的占卜用具是龜腹甲和牛肩胛骨等,在占卜之前將這些骨和甲刮削平整,再再其背面鉆出圓形的深窩或鑿出梭形的淺凹槽,對其進行燒灼形成裂紋,問卜的人根據裂紋判斷事情的吉兇。占卜的結果由專人或刻或寫于龜甲獸骨之上,記錄占卜結果的文字就是甲骨文。
殷墟
安陽殷墟是世界文化遺產,甲骨文的發(fā)祥地。殷墟位于安陽市西北郊,橫跨洹河南北兩岸,南北長約6公里,東西寬約6公里,面積約36平方公里,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歷史。被命名為“世界文化遺產”、“國家考古遺址公園”、“國家5A級旅游景區(qū)”。
殷墟不僅解開了世界文明古國中最著名的“古典城邦”、圣書文字、商代后期青銅器制作的工藝及生產力發(fā)展水平,還揭開了上古時代中華文明的圖騰、信仰與階級狀況、等級關系、親族制度、埋葬習俗、人種特征。
“這次到安陽來,我覺得是一種尋根之旅,尋找華夏文明之根,看到甲骨文以后,更加體會到河南厚重的歷史積淀,作為華夏兒女我們對華夏文明應當有一種傳承的責任感。由感受到感知進而去傳”來自光明網的肖鶴這樣說。
(責任編輯:徐晶慧)